博珏命理网
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中秋是纪念谁的节日 中秋是什么时候

时间 : 2025-08-08   | 最后更新:2025-08-08 作者:博珏命理网

年复一年,每一年都会有固定的节日出现,这些节日都是意义重大,比如说中秋节,那你们知道中秋是纪念谁的节日吗?中秋节这一天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在我国也意味着家人团圆,所以在这一天有不少人会回家看望,你们都了解过中秋是什么时候吗,小编今天准备了相关的内容,来一起看看吧!

【中秋是纪念谁的节日】

中秋节是纪念嫦娥。

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由于八月十五这天秋天正好过了一半,因此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时候,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嫦娥居住在天上的广寒宫。于是八月十五也是后羿摆着佳肴,希望与嫦娥相聚的时候。

嫦娥为什么奔月?

嫦娥之所以奔月,是因为嫦娥偷吃了王母的仙药,成为了天上的月神,成为天上的神仙,要从人间飞到月亮上。关于嫦娥吃长生不老药,人们经常解释为嫦娥不老药是后羿从王母那里拿到的,后来被嫦娥偷吃了,于是嫦娥成为了神仙。而后羿一个人留在了人间,两个人自此便不能相见。

嫦娥之所以会吃长生不老药,最流传的一种说法便是有一个擅长射箭的人知道后羿手里有长生不老药,便想着趁后羿外出的时候去偷药。但是在偷药的时候被嫦娥发现了,嫦娥为了不让药被偷走,便吞了下去,谁知吞下去后成为了神仙,需要到天上。但是嫦娥又舍不得后羿,便选择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从此成为了居住在月亮上的神仙。

嫦娥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东汉时期,嫦娥与羿的夫妻关系确立,而嫦娥在进入月宫后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回归为女儿身。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被描绘成绝世美女。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曾把宠妃张丽华比作嫦娥。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用嫦娥夸赞邻家少女不可多得的容貌。

后羿

本称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善于射箭,曾助尧帝射落九日,只留一日,因此在民间流传有羿射九日的典故。为太阳神帝俊的臣子,嫦娥(姮娥)仙子的丈夫。为了成仙,从西王母之处得到不死灵药,却被其妻嫦娥偷吃而奔月。

中秋节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做节的重要礼俗之一,逐渐演化为的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

中秋节的寓意是:团圆庆贺、和谐、感恩。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表达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1、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习惯用月圆、月缺来表示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也会用它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都是千古绝唱。

2、和谐

中秋是纪念谁的节日 中秋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庆贺着期待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

3、感恩

中秋节从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拜,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对于家庭的重视。

【中秋是什么时候】

2023年中秋节时间:公历9月29日,星期五,农历八月十五。

2023年中秋国庆连休,具体放假时间: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节高速公路免费吗?

中秋节是正常收费的,并没有免费。根据国家颁发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中显示,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期间才会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其免费时段为: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到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其中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因此有打算出行的小伙伴,在中秋是没办法省去这笔费用的。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节的风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秋之夜,意味着家人团聚,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仍保有赏月、吃月饼、饮酒,甚至还有玩火把、吃糖轱辘馍等具有仪式感的习俗。

祭月

中秋节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即中秋当晚祭拜月神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赏月

赏月,始魏晋时期,但那时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吃月饼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 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 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于 是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抗元。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刘伯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派 人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一齐 响 应 起 义 。

很快 ,起义成功了 ,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 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

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北京中秋习俗的代表,到了中秋节,北京街上都能看见泥兔摊。

兔儿爷是月宫里捣药的玉兔,人们把它艺术化、人格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因为,玉兔是神物,为了表达敬意,人们便把这种中秋节的儿童玩具称为兔儿爷。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 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 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 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 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早在汉代枚乘的《七》赋中就 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 增补武林旧事》 和宋吴自牧《 梦 粱 录 》 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饮桂花酒

桂花酒寓意好,又是应季食物。古人认为桂花有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寓意,中秋节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中秋节前,人们会采摘桂花来泡酒,用当年新酿的糯米酒来浸泡刚刚采摘的桂花,做成桂花酒,中秋节的时候就用桂花酒来招待客人。

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什么?

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中秋是纪念谁的节日 中秋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吃月饼,是汉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一传统习俗至今在各地盛行不衰。中秋节和月饼紧密相联,可以说这节就是月饼节,离开了月饼,它就没有了应有的韵味,月饼离开中秋节也就没有了它的用武之地了。过中秋节人人都要品尝月饼的风味。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唐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后来在唐朝,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边吃胡饼边赏月,唐太宗觉得胡饼一词不太好听,就想改个名字,正好看到杨贵妃举头望月,便改名月饼。

早期月饼是烤制的。发展到宋代的时候就变成以蒸为主,到了明清时期,月饼的馅料和制作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明代养生达人高濂著的《遵生八笺》中,月饼就有了椒盐、松子等馅料。

上篇【哲学百科】全面解析哲学思想与名词解释,深度学习哲学思辨方法 祝妈妈节日快乐下篇

最新文章

2025年08月
08
农历 闰六月十五
乙巳年【蛇年】
甲申月 己酉日

最新更新

耳相算命图解,如何从耳相看人的命运

鼠年正月男宝宝铁扫帚,这给个吉日最适合

围绕中心生肖养,打造最全生肖百科!

八字运势不好怎么破 如何改善八字运势

六大婚房风水宜忌

春节民俗礼仪,你知道多少呢?

康生八字

印格八字

紫薇斗数流年盘怎么看

民间算命

指纹算命

手相查询

痣相图解

生男生女

眼皮跳测吉凶

喷嚏预测

配对
配对
配对
配对
查询
生日密码